最近,因為下轄的縣級市瑞安出現百億資金炒「土地分配計劃使用證」(民間又稱「紅證」,詳見本報2009年10月29日報道),溫州民間資本又一次成為中國媒體的熱門話題。
資本如水,逐利而行。
溫州市金融辦的《2008年度溫州民間資本調研報告》稱,近幾年,溫州的民間資本特別喜歡遊走在房地產、煤炭金屬採礦業、資本市場等領域。其餘分散在水電、超市、造船、陶瓷、閥門、海運、汽摩配等十幾個行業。
「他們不願讓錢躺在銀行睡大覺,而是廣泛尋找商機,哪裡有錢賺就投向哪裡。」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CBN記者。調研報告或許未能全部涵蓋溫州民間資本的投資類型,但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溫州民間資本的流動軌跡。
曾幾何時,敢闖敢幹的溫州商人攜巨款,如飛瀑傾瀉般地奔向我國的各個角落,尋找著資本滲透的縫隙。他們出手的闊綽和抱團效應,使得其所涉及的地區、行業,總會深刻感受到這股民間資本的巨大經濟衝擊力。
但如今,前景正在變得模糊。
10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土資源部等12部門發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礦產資源整合的通知》,要求在2010年繼續推行礦產資源整合工作。煤、鐵、銅、錳在內的15個礦種是礦產資源整合的主要內容。
這或讓溫州資本在採礦業鎩羽而歸,而近日發生在瑞安的「紅證」炒賣亦被當地政府緊急叫停。在爭議中發展的溫州資本將走向何方?繼續轉戰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市場,還是進入的傳統實體經濟領域。
游資潛流
溫州到底有多少民間資金呢?
究竟是6000億元,還是7500億元?——傳聞與猜測早已沸沸揚揚,不過,即使那些追蹤這一動向多年的學者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數據。
「這兩個數字都說不準,都只是一種推測,但能大概反映溫州民間資本的實力。」周德文如是解釋。
溫州市委黨校副教授諸葛雋在她與同事的論文中這樣表述,溫州有形的資本市場有銀行信貸、證券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產權交易、投資基金、拍賣、典當、租賃等活動,而民間無形的資本市場只能根據有關資料作一些初步的粗略的推測。
不過,由溫州市金融辦牽頭,市經貿委、市人行、溫州銀監分局等部門聯合搞的《2008年度溫州民間資本調研報告》提供了另一個版本。按照2008年底他們對溫州市258家企業進行的抽樣調查測算,截至2008年10月末,溫州轄內民間流動性資本規模已經超過3370億元,比2006年末增加1170億元,增長23.77%。
但調研報告強調,「我們研究的民間資本,專指民間流動性資本,是指民間用於生產投資和流通中的貨幣資本,剔除了民間資本中錯綜複雜的人文關係資本、實物形式的固定資產、銀行體系內較為穩定的本外幣儲蓄存款等。」
而資本積累仍在加速進行。毫無疑問,這一結論現在看來有點過時。該課題的研究對像限定為溫州區域內的民資,而不包括其潛隱外流的絕大部分。
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調研報告稱「銀行信貸資金正成為民間借貸出資者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
調研報告分析說,由於銀行貸款利率大大低於民間借貸利率,出現部分個人以消費貸款名義向銀行借款,參與高利借貸以獲取利差收入。部分企業和個人變相將以生產投資、消費等名義獲取的銀行貸款直接或間接通過民間借貸方式投向房地產、礦產等高利潤產業,甚至注入地下六合彩等。
比如,據下轄的泰順縣調查統計,2008年4月末該縣已登記抵押的房產產權證7856冊,其中辦理房產抵押貸款的7135筆,貸款餘額5.65億元,約70%、4億元進入民間投資領域。
受此啟發,一些做投資的企業紛紛成立擔保公司或類似的理財公司,投入了民間資本借貸的浪潮。
「在這個過程中,部分銀行信貸資金被套取,還有一部分信貸資金被部分企業連同自身資本投向溫州轄外。抽樣調查發現,2008年,溫州銀行信貸資金大約有5%左右,約150億元被移用到外地。」上述調研報告稱。
炒房之星返鄉
記者此次在溫州採訪發現,無論是普通購房客、房產開發商,還是擁有大量資金的炒家,均表示這輪溫州房價的飆升,和大量從股市撤離的炒房資金以及其他溫州民間資金返鄉有關。
CBN記者獲得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9月,溫州市區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由每平方米1.53萬元上升到2.18萬元,增幅達42.5%。
瘋漲的序幕在今年5月10日拉開,當日開盤的中梁香緹半島一期均價從28000元/平方米,一路漲到10月28日二期開盤37000元/平方米的「殺豬天價」。
溫州市區房價漲幅驚人,下屬市、縣同樣如此。
10月29日,本報報道的百億資金爆炒瑞安「紅證」一事受到普遍關注,當地國土資源局、房管局、工商局、財政地稅局與監察局等相關部門聯手彈壓,並特別強調公務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買賣返回地建房指標。
是什麼原因催生炒賣現象?「很多人起初抱著『有賺就賺一點,沒賺就留著自己建』的想法去買指標,後來發現『擊鼓傳花』更有利可圖,便開始投機炒賣。」要求匿名的投資客告訴CBN記者。
周德文告訴CBN記者,「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溫州房地產市場70%是投資或投機需求拉動的,真正自住的只有30%。」
值得注意的是,溫州房地產市場「繁榮」背後的主要推手,並不是溫州經濟的快速復甦。
溫州市發改委的材料稱,出口型工業企業存在「增產不增收」情況。據調查,由於國際需求下降、行業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原因,出口型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產品價格下降問題,增產不增收,甚至是減收,利潤空間普遍下降,「價賤傷工」現象普遍。
反而是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讓溫州市看到實現「全年GDP增長8%左右」的可能。在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65.2億元的基礎上,溫州市發改委稱,抓好土地出讓工作,盡快出讓9月初已預告的12個地塊共717.3畝土地。
「畸形發展」背後
這個「畸形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又是怎樣煉就的呢?
或許可以從「溫州雲天案」找到一些答案(詳見本報2009年7月10日的報道),隨著該案真相的逐步浮出水面,讓許多溫州人對民間金融甚至是高利貸在房地產開發中扮演角色之重、介入之深瞠目結舌。
今年4月30日,溫州雲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世國涉嫌合同詐騙被警方刑事拘留。10月30日,幫助徐世國進行合同重複備案工作的平陽縣房管局工作人員楊希前,因收受房產商賄賂75萬餘元,被平陽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一直以來,房地產業都屬於資金十分「飢渴」的行業,對融資有很高期待。上述學者對記者分析說,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開發的主力地產商,大多是上市公司或央企,它們的融資成本多數在8%以內,有的甚至在5%以內。
他說,雖然溫州的樓市瘋漲,但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是本地企業,很少有上市的開發商,這些企業融資的綜合成本在12%至15%,有些甚至在20%以上。
據記者觀察,儘管溫州房地產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並不多,但部分房地產企業和地下金融緊密結合的現象卻在蔓延,有的企業為了迅速回籠資金,甚至還通過虛假交易向銀行騙取按揭貸款。
溫州某開發商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時稱,比如某樓盤實際房價是2萬元/平方米,但房產商開盤時故意將房價抬到2.5萬元/平方米,然後向親戚、朋友收集一批身份證,將三分之一或一半的樓盤用這些身份證買下,首付20%或30%的錢實際上是沒付,但剩下的錢轉成按揭。
這樣開發商就可以迅速從銀行回籠資金,將風險轉嫁給了銀行。從左手倒到右手的房子,則可以根據市場狀況慢慢出手。
也正是溫州房地產市場這些特點,導致了溫州樓市漲幅遠超別的城市,但風險積聚也遠超其他城市。
瘋漲的序幕雖然早早拉開,但沒有人知道會如何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