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兩大毒癮

拜「維基解密」之賜,外界終於知道今年1月21日國務卿喜萊莉針對「谷歌中國」網站遭到攻擊而宣布要推動「國際網路自由」行動的幕後原因,而非無的放矢;也終於知道四天後,「中國筆會」等五家中文網聯合聲明,譴責他們的網站同時遭到莫名攻擊,也真的是在高呼救命;更印證國會報告中指中國發動「網戰」,的確沒騙人。因為「洩露」這些中共中央政治局下達網路攻擊令的情報給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是中國一位「政治高層」,未來半年,「維基解密」還會一點一滴繼續流出北京「政治高層」所洩露出來的國家機密。

 
透過「維基解密」,外界還知道中國私下早讓美國知道中國對北韓非常厭煩,但還是要繼續支持不斷鬧事的北韓,還是要透過六方會談來牽制美國;外界也知道美國早知中國坐視北韓運送核技術給伊朗;還知道許多國家私下對美國表達擔憂中國崛起。對照如今國際政治外交發展,了解到國力日衰的美國對中國毫無辦法,在尊重網路自由、制裁北韓與伊朗上,按照美國駐北京大使洪博培在洩露出的密電上的話,「沒有可靠的報復或其他反制措施,使得中國對美方的抱怨充耳不聞」。

「維基解密」洩露美國外交機密事件,長遠而言,各界認為將改變世界局勢與國際權力重新平衡,折損美國主導世界的超強地位。短期內是美國外交官員及情報人員生命受威脅,都要儘快撤離駐在國。就媒體上所讀到的「洩密文件內容」都是已過濾完成,甚至可以說,美國官方或是英國與德國官方都有意無意在操做所報導的洩密內容。例證之一是,至少至今都沒有讀到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所傳密電內容,以以巴和談事件之重要,豈能無一字洩出?

 
澳洲出生、憤世嫉俗的阿桑吉據稱是自美國一等兵曼寧手中得到一大堆自電腦下載來的美國國務院270個全球駐外使領館的外交密電,除了把這些文件放上「維基解密」網上外,美國的紐約時報、英國的衛報、德國明鏡周刊、法國的世界報和西班牙的國家報等,事先都先後得到這批據信是阿桑吉提供的外交密電。這些經過挑選的世界主要媒體獨家獲得原始密電資料後,開始花大批資深記者與時間精讀這些密電,然後各報各的,沒有統一協調報導,各報根據國家需要,選擇性報導美國外交官在過去三年撰寫的密電。

 
根據紐約時報對讀者的解釋說明,紐時在報導前,除自行過濾國家安全與人身保密外,還把報導先送給國務院過目,表達意見,國務院指出若干敏感處,希望不要報導,紐時同時還把官方關切點通知其他四家歐陸媒體。

 
換言之,就紐約時報每天一爆料而言,國務院也都事先了解,雙方早已溝通。同時有理由相信,各國與美國之間的外交傷害控管早已展開,美方外交官與情報人員正就可能會造成外交兩國的電文進行清查,就即將刊出的內容通知相關國家。

 
截至目前為止,所洩露出來的內容還沒有出現「驚世駭俗」的內容,多是傳聞己久的訊息而成為文字敘述的正式報告。也正如喜萊莉所言,這突顯美國外交官的盡忠職守,忠實傳達駐在國的國情資訊。直接而立即的傷害是美國被迫要儘快撤換這一批外交官與情報人員,而且過去情蒐方式與管道要重新布建。一般人可從紐約時報的解讀式報導來了解政府外交政策,而不見得會上「維基解密」網站直接讀取原始電文,但各國外交部與情報機構必定逐字逐篇解讀,做為應對之道。

 

 
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對照各外館所傳密電內容與當今歐巴馬政府的外交布局與談判攻防,看出美國受兩場戰場之累,加上經濟乏力,已在外交戰場上無能為力的窘境。正如紐約時報外交事務專欄作家傅里曼所言,沙烏地阿拉伯至今暗中金援激進穆斯林恐怖組織,美國毫無處置能力,全是因為吸食阿拉伯進口石油已上癮,同樣,中國已是美國的最大債主,舉國上下借錢上癮,又奈中國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