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南壽存變數 中策柯清輝赴台救火 市場憂蛇吞象電盈翻版

台灣南山人壽昨 (11) 日逾 15000 名業務員上街抗議賣盤,中策 (0235-HK) 入主大計遇有變數。消息指出,新任行政總裁柯清輝已飛抵台灣處理事件,向員工解釋中策背景及南壽未來的策略。不過,分析師則指出,由於中策依靠大量借貸及發新股來籌集收購南壽的資金,加上事件或政治化,擔心成為翻版電盈。

香港《文匯報》報導,資深股評人黎偉成表示,台灣南壽那邊反對中策收購的聲音很大,交易最終能否達成,存很大變數,尤其當事件由經濟事件演變成政治事件時,一旦當地政府受壓力介入交易,中策這次的收購未許樂觀。

另一方面,中策停牌前的市值只有 8 億元 (港元,下同) 左右,淨資產更只有 3.5 億元。該公司透過借貸,以及發行逾千億股新股來收購南壽 200 億元資產,是典型「蛇吞象」格局,擔心成為翻版電盈。

當年的盈科數碼動力,也是以大量借貸及發行股份來催谷股價,最終成功收購香港電訊。但事後,便要「拆骨」還債,成為一個「股價泡沫」,建議股民要對類似股份存戒心,切勿盲目高追。

中策新任行政總裁馬時亨昨天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強調,每項投資均有風險,籲股民炒消息時要小心。他又引述柯清輝前日稱,有信心可以完成收購南壽。另外,馬時亨又就重返商界澄清,指自己離開政府崗位至今已逾 1 年,超過規定的過冷河期,已依足規矩辦事。而且,他將管理的中策集團,主要業務位於台灣,與舊職不存在任何利益衝突,認為做法沒有問題。

馬時亨表示,沒有理由自己做過幾年官後,就不可重操故業,且自己現時身體狀況較 1 年前為佳,又認為新職務壓力不大,相信足以應付。特首辦發言人則指,馬時亨去年 7 月 12 日停止職務,至今離職已超過 1 年,毋須再就聘任諮詢「前任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離職後工作諮詢委員會」。

中策股價繼周二上漲近 8 成後,昨日更高見 1 元 ,最高再漲逾 5 成,收盤仍上漲 22.7% ,報 0.81 元,總成交股數 23.87 億股,成交金額達 20.93 億元,為港股昨第 2 大成交股份。

剛加入為主席的馬時亨及行政總裁柯清輝的帳面資產如坐火箭上升,兩人單是認股權的市值,兩日已增至 8100 萬元及 4.86 億元,較前日再增 1500 萬及 9000 萬。其中,馬時亨認股權的市值,已經相當於他曾擔任的商務及經濟局局長年薪的 23 倍。馬時亨任商務及經濟局局長時年薪為 357.7 萬元。

中策股價兩日飆升 119% ,以昨日收市股價計算,中策市值已升至 18.86 億元,若連同其計劃發行的 78 億元可換股債券,及 40 億元配股全數完成來計算,中策股數將由目前的 23.28 億股,大增至 1274.53 億股。

以昨日收市價計,市值將升至 1032 億元,遠較南壽去年 11 月的資產淨值 834 億新台幣 (即約 208 億港元) 高近 5 倍。亦較收購南壽的作價 21.47 億美元 (約 167 億港元) ,高逾 6 倍。市場擔憂中策股價已過度炒高,隨時有爆泡危險。

大化縣工商局幫扶企業融資885萬元

今年以年,大化瑤族自治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積極認真落實股權出質和股權出資登記辦法,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推行《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制》、《服務企業聯係點制度》等7項制度強化和延伸服務觸角,實施工商行政管理係統“二三五幫扶工程”,積極開展幫扶活動。

大化大地糖業有限公司資金緊張、經營困難,急需向銀行申請4500萬元貸款。為使擔保債權能夠得以順利實現,持有該公司99%股權的林先生向廣西投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質押,由廣西投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向銀行提供擔保,再用股權質押向其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獲取貸款。該局了解情況後,指派專人對口幫扶,根據股權出資登記辦法,協助該企業出質股權4995萬元,擔保債權金額885萬元,解決了企業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目前,該局共開展動產抵押物登記2份,抵押物價值約8000萬元,借貸金額約1億元。

欠錢殺人棄屍 判2個無期刑

台南市民林文仁向當鋪借錢,因無力還錢,殺死當鋪負責人張姓男子及司機李姓男子後棄屍,台南地院昨天依殺人罪判處林文仁兩個無期徒刑,涉及槍砲部分判刑5年,併科罰金20萬元。

判決書指出,林文仁去年4、5月間向張姓男子借錢,因無力還錢,擔心遭討債,危急家人安全,今年元月9日邀約張姓男子到公司收款,張姓男子答允後,同月13日前往林文仁的公司收款。

張姓男子抵達後,林文仁要求延期清償未果,持槍射擊對方頭部致死,接著再到公司門外,持槍射殺車內的李姓男子。林文仁行兇後駕駛張姓男子的休旅車,將屍體載往台東縣大武鄉,將車子推落懸崖棄屍。案經台南市警三分局偵破,依殺人、槍砲罪嫌移送法辦,檢察官將林文仁起訴並求處死刑。

法官認為林文仁惡行重大,但考量他是遭高利貸所逼而行兇,認為檢察官求處死刑過重,判處無期徒刑。

溫州游資”返鄉潮”

最近,因為下轄的縣級市瑞安出現百億資金炒「土地分配計劃使用證」(民間又稱「紅證」,詳見本報2009年10月29日報道),溫州民間資本又一次成為中國媒體的熱門話題。

  資本如水,逐利而行。

  溫州市金融辦的《2008年度溫州民間資本調研報告》稱,近幾年,溫州的民間資本特別喜歡遊走在房地產、煤炭金屬採礦業、資本市場等領域。其餘分散在水電、超市、造船、陶瓷、閥門、海運、汽摩配等十幾個行業。

  「他們不願讓錢躺在銀行睡大覺,而是廣泛尋找商機,哪裡有錢賺就投向哪裡。」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CBN記者。調研報告或許未能全部涵蓋溫州民間資本的投資類型,但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溫州民間資本的流動軌跡。

  曾幾何時,敢闖敢幹的溫州商人攜巨款,如飛瀑傾瀉般地奔向我國的各個角落,尋找著資本滲透的縫隙。他們出手的闊綽和抱團效應,使得其所涉及的地區、行業,總會深刻感受到這股民間資本的巨大經濟衝擊力。

  但如今,前景正在變得模糊。

  10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土資源部等12部門發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礦產資源整合的通知》,要求在2010年繼續推行礦產資源整合工作。煤、鐵、銅、錳在內的15個礦種是礦產資源整合的主要內容。

  這或讓溫州資本在採礦業鎩羽而歸,而近日發生在瑞安的「紅證」炒賣亦被當地政府緊急叫停。在爭議中發展的溫州資本將走向何方?繼續轉戰資本市場與房地產市場,還是進入的傳統實體經濟領域。

  游資潛流

  溫州到底有多少民間資金呢?

  究竟是6000億元,還是7500億元?——傳聞與猜測早已沸沸揚揚,不過,即使那些追蹤這一動向多年的學者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數據。

  「這兩個數字都說不準,都只是一種推測,但能大概反映溫州民間資本的實力。」周德文如是解釋。

  溫州市委黨校副教授諸葛雋在她與同事的論文中這樣表述,溫州有形的資本市場有銀行信貸、證券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產權交易、投資基金、拍賣、典當、租賃等活動,而民間無形的資本市場只能根據有關資料作一些初步的粗略的推測。

  不過,由溫州市金融辦牽頭,市經貿委、市人行、溫州銀監分局等部門聯合搞的《2008年度溫州民間資本調研報告》提供了另一個版本。按照2008年底他們對溫州市258家企業進行的抽樣調查測算,截至2008年10月末,溫州轄內民間流動性資本規模已經超過3370億元,比2006年末增加1170億元,增長23.77%。

  但調研報告強調,「我們研究的民間資本,專指民間流動性資本,是指民間用於生產投資和流通中的貨幣資本,剔除了民間資本中錯綜複雜的人文關係資本、實物形式的固定資產、銀行體系內較為穩定的本外幣儲蓄存款等。」

  而資本積累仍在加速進行。毫無疑問,這一結論現在看來有點過時。該課題的研究對像限定為溫州區域內的民資,而不包括其潛隱外流的絕大部分。

  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調研報告稱「銀行信貸資金正成為民間借貸出資者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

  調研報告分析說,由於銀行貸款利率大大低於民間借貸利率,出現部分個人以消費貸款名義向銀行借款,參與高利借貸以獲取利差收入。部分企業和個人變相將以生產投資、消費等名義獲取的銀行貸款直接或間接通過民間借貸方式投向房地產、礦產等高利潤產業,甚至注入地下六合彩等。

  比如,據下轄的泰順縣調查統計,2008年4月末該縣已登記抵押的房產產權證7856冊,其中辦理房產抵押貸款的7135筆,貸款餘額5.65億元,約70%、4億元進入民間投資領域。

  受此啟發,一些做投資的企業紛紛成立擔保公司或類似的理財公司,投入了民間資本借貸的浪潮。

  「在這個過程中,部分銀行信貸資金被套取,還有一部分信貸資金被部分企業連同自身資本投向溫州轄外。抽樣調查發現,2008年,溫州銀行信貸資金大約有5%左右,約150億元被移用到外地。」上述調研報告稱。

  炒房之星返鄉

  記者此次在溫州採訪發現,無論是普通購房客、房產開發商,還是擁有大量資金的炒家,均表示這輪溫州房價的飆升,和大量從股市撤離的炒房資金以及其他溫州民間資金返鄉有關。

  CBN記者獲得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9月,溫州市區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由每平方米1.53萬元上升到2.18萬元,增幅達42.5%。

  瘋漲的序幕在今年5月10日拉開,當日開盤的中梁香緹半島一期均價從28000元/平方米,一路漲到10月28日二期開盤37000元/平方米的「殺豬天價」。

  溫州市區房價漲幅驚人,下屬市、縣同樣如此。

  10月29日,本報報道的百億資金爆炒瑞安「紅證」一事受到普遍關注,當地國土資源局、房管局、工商局、財政地稅局與監察局等相關部門聯手彈壓,並特別強調公務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買賣返回地建房指標。

  是什麼原因催生炒賣現象?「很多人起初抱著『有賺就賺一點,沒賺就留著自己建』的想法去買指標,後來發現『擊鼓傳花』更有利可圖,便開始投機炒賣。」要求匿名的投資客告訴CBN記者。

  周德文告訴CBN記者,「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溫州房地產市場70%是投資或投機需求拉動的,真正自住的只有30%。」

  值得注意的是,溫州房地產市場「繁榮」背後的主要推手,並不是溫州經濟的快速復甦。

  溫州市發改委的材料稱,出口型工業企業存在「增產不增收」情況。據調查,由於國際需求下降、行業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原因,出口型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產品價格下降問題,增產不增收,甚至是減收,利潤空間普遍下降,「價賤傷工」現象普遍。

  反而是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讓溫州市看到實現「全年GDP增長8%左右」的可能。在1~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65.2億元的基礎上,溫州市發改委稱,抓好土地出讓工作,盡快出讓9月初已預告的12個地塊共717.3畝土地。

  「畸形發展」背後

  這個「畸形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又是怎樣煉就的呢?

  或許可以從「溫州雲天案」找到一些答案(詳見本報2009年7月10日的報道),隨著該案真相的逐步浮出水面,讓許多溫州人對民間金融甚至是高利貸在房地產開發中扮演角色之重、介入之深瞠目結舌。

  今年4月30日,溫州雲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世國涉嫌合同詐騙被警方刑事拘留。10月30日,幫助徐世國進行合同重複備案工作的平陽縣房管局工作人員楊希前,因收受房產商賄賂75萬餘元,被平陽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一直以來,房地產業都屬於資金十分「飢渴」的行業,對融資有很高期待。上述學者對記者分析說,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開發的主力地產商,大多是上市公司或央企,它們的融資成本多數在8%以內,有的甚至在5%以內。

  他說,雖然溫州的樓市瘋漲,但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是本地企業,很少有上市的開發商,這些企業融資的綜合成本在12%至15%,有些甚至在20%以上。

  據記者觀察,儘管溫州房地產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並不多,但部分房地產企業和地下金融緊密結合的現象卻在蔓延,有的企業為了迅速回籠資金,甚至還通過虛假交易向銀行騙取按揭貸款。

  溫州某開發商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時稱,比如某樓盤實際房價是2萬元/平方米,但房產商開盤時故意將房價抬到2.5萬元/平方米,然後向親戚、朋友收集一批身份證,將三分之一或一半的樓盤用這些身份證買下,首付20%或30%的錢實際上是沒付,但剩下的錢轉成按揭。

  這樣開發商就可以迅速從銀行回籠資金,將風險轉嫁給了銀行。從左手倒到右手的房子,則可以根據市場狀況慢慢出手。

  也正是溫州房地產市場這些特點,導致了溫州樓市漲幅遠超別的城市,但風險積聚也遠超其他城市。

  瘋漲的序幕雖然早早拉開,但沒有人知道會如何落幕。

借錢不成砸老闆車

劉姓男子因經濟拮据,為了向老闆借錢10萬元未果,15日凌晨氣憤下把老闆轎車的擋風玻璃砸了,被警方逮捕,他寄放友人處的8個月大女嬰,因此挨了半天餓,所幸警方協助照顧,老闆又未追究,紛爭才平息。

警方說,劉姓男子的友人因不會照顧嬰兒,見他久未返回而向台中市警一分局大誠派出所求助,大誠所不僅買了牛奶和尿布照顧女嬰,還聯絡霧峰警分局國光派出所警員共同合作,找到已被帶至派出所的劉。

警方說,劉姓男子是防水工程的工人,因經濟拮据,最近又生了小女嬰,手頭更緊,想向陳姓老闆借10萬元週轉,陳姓老闆原已同意借錢給他,但他15日凌晨去國光路二段老闆住處時,老闆不在,老闆娘因為時間太晚,看他喝了酒,未理他。

劉姓男子愈想愈氣,涉嫌拿起盆栽把老闆轎車的擋風玻璃給砸了,警方據報將他帶回偵辦。

他被帶到中縣警局,被托嬰的友人見他遲未返回,將女嬰帶至市警一分局大誠派出所,警員悉心照顧,並依劉的友人提供線索,向國光所詢問而找到劉。

劉在派出所一度情緒激動,拿手銬把自己銬起來,陳姓老闆考量劉是老員工,又有女兒要養,暫不追究,劉看到警員送來女兒,情緒才緩和並感謝警方協助。